華聲在線全媒體記者?王銘俊?通訊員?郭寧遠 ?李云開 夏昕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夏秋腹瀉較多見。8月28日,湖南省疾控中心發(fā)布提示,提醒市民多加防范。
湖南疾控介紹,夏秋季氣溫高,濕度大、蚊蟲多、蒼蠅多,病原微生物生長、繁殖加快,食物容易變質,當人們飲食生水、生冷食物,或誤食變質食物等易誘發(fā)消化道傳播疾病。
專家強調,此時人體體能消耗大,因天熱會導致食欲下降,胃腸功能弱,免疫力也相對較弱,因此,夏秋季易暴發(fā)感染性的腹瀉,往往發(fā)病突然,癥狀明顯,傳染性強,給人們的健康和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威脅。
了解相關疾病的病原菌和、知識,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預防和控制該類疾病的傳播。
夏秋季節(jié)常見的腹瀉病原體是這些
湖南疾控介紹,此時常見的腹瀉病原體主要包括——
大腸桿菌
大腸桿菌是一種常見的腸道細菌,其中某些菌株可以引起食物中毒和腹瀉。這些病原菌常常存在于未經(jīng)充分加熱的肉類、生蔬菜和未經(jīng)消毒的水源中。
沙門氏菌
沙門氏菌是一種常見的細菌,可直接感染人體。這種感染通常由食物中的污染引起,如家禽、鳥類、蛋類和生食蔬菜等。沙門氏菌感染會導致腹瀉、發(fā)熱和腹部不適等癥狀。
霍亂弧菌
霍亂弧菌是人類霍亂的病原菌,是烈性傳染病之一。人類在自然情況下是霍亂弧菌的唯一易感者,主要通過污染的水源或飲食物經(jīng)口傳染。多表現(xiàn)為劇烈的嘔吐,腹瀉,失水,死亡率甚高,屬于國際檢疫傳染病。
痢疾志賀菌
痢疾志賀菌可以引起細菌性痢疾,亦稱志賀菌病。志賀菌經(jīng)消化道感染人體后,引起結腸黏膜的炎癥和潰瘍,并釋放毒素入血。臨床表現(xiàn)主要有發(fā)熱、腹痛、腹瀉、里急后重、黏液膿血便,同時伴有全身毒血癥癥狀,嚴重者可引發(fā)感染性休克和(或)中毒性腦病。菌痢常年散發(fā),夏秋多見。
病毒性胃腸炎
由腸道內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組急性腸道傳染病,臨床癥狀以嘔吐、腹瀉水樣便為主。在多種引起胃腸炎的病毒中,最常見的是輪狀病毒和諾如病毒,其次是腸道腺病毒和星狀病毒等。
預防病原菌感染,日常生活中采取這些措施
湖南省疾控中心提醒,要特別注意——
維持良好個人衛(wèi)生習慣,要隨時保持手衛(wèi)生,養(yǎng)成在飯前、便后或接觸到污染物時及時用六步洗手法洗手的習慣。
食品安全是關鍵,夏秋季盡量不要食用生冷及過夜的食物,食物要生熟分開,避免交叉污染,烹飪時確保食物充分煮熟,吃剩的食物及時儲存在冰箱,且儲存時間不宜過長,再次食用時需要熱透后食用,過期的食物應及時丟棄。
注意飲水安全,應保證飲用安全水源,確保飲用的水源來自可靠的供水系統(tǒng),確保飲用水是進行煮沸消毒或其余消毒方法消毒過的安全水源。
避免與已經(jīng)發(fā)生感染性腹瀉的病人進行密切接觸,特別是在疾病傳播高峰期,要注意隔離保護,一旦與該病人或其排泄物污染物等有接觸,要及時進行隨時消毒處理。
多通風,每天開窗通風2-3次,每次15-30分鐘,確保室內空氣流通,還可通過陽光照射、食醋熏蒸來起到殺菌、消毒的效果。
家中可定期清潔消毒,日常消毒以清潔為主,消毒頻率不易過高,消毒的重要部位應集中在高頻接觸的物表、污染物、廚房、垃圾桶、廁所等易被病原菌污染的區(qū)域。
秋季開學在即,學校以及托幼機構應密切關注學生的健康情況,要在傳染病流行期間加強對環(huán)境的清潔、通風和消毒,對教室、食堂等公共區(qū)域定期進行清潔通風,對門把手、樓梯扶手、桌面、按鈕、扶手等接觸頻繁部位定期消毒。保持廁所衛(wèi)生,每日進行消毒。
一旦有疫情發(fā)生時,應及時報告,同時在疾控機構的指導下,消毒人員應做好個人防護,正確的選擇和配制消毒劑,科學規(guī)范的開展環(huán)境、物品的清潔與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一審:楊露 二審:蔣俊 三審:王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