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聲在線全媒體記者 葉竹 視頻 何佳潔 李致遠
昨夜今晨 面對加時賽之王和點球能手克羅地亞 第4次闖進世界杯16強的日本 在點球大戰(zhàn)中輸了 最終無緣晉級。
(資料圖)
兩小時后啊 在另一場1/8決賽中 第3次來到16強賽的韓國隊,被奪冠熱門、五星巴西的桑巴晃暈,上半場便大比分落后,最終也被淘汰。
至此,在三支亞足聯(lián)球隊攜手晉級16強創(chuàng)造歷史之后,有人為亞洲足球崛起而歡呼。然而,我們需要想到的是,歐美強隊們在小組賽的表演是他們真正的實力嗎?說亞洲崛起是不是還有點早了?
只有兩支亞洲球隊曾經(jīng)躋身八強,只有2002年日韓世界杯上的韓國,曾經(jīng)在16強戰(zhàn)取勝的事實都告訴我們,亞洲足球還是世界杯的“小學(xué)生”。即使是連續(xù)兩屆小組賽出局的德國,想要重新爬上頂峰,或許也比亞洲足球再次進入8強的時間更短。
這不是悲觀啊,要直面事實,才能繼續(xù)奮起直追。
世界杯 歷來公認以歐美球隊為主導(dǎo)
亞洲足球在過去92年歷史里始終沒能站至舞臺中央,沒能成為真正的主角
1966年呢,朝鮮隊曾不可思議地殺入8強,這一成績成為亞洲足球在20世紀(jì)唯一的輝煌
亞洲球隊的最佳戰(zhàn)績 出現(xiàn)在02年韓日世界杯,東道主韓國闖入四強。但備受爭議的裁判問題成為籠罩在這一榮譽上的陰云,也并未得到所有亞洲球迷的認可。此后,亞洲球隊依然受困于小組出線的“泥潭”。
整體而言啊 一直以來 亞洲足球小組出局是常態(tài) 面對歐美強隊更是沒什么還手之力
這次在卡塔爾 我們從日本、韓國、沙特、伊朗身上 又看到了一絲追趕歐美的希望
但是一夜之間,兩場失利,又把亞洲足球打回了原形 也給亞洲足球帶來了寶貴的“教訓(xùn)”
想要一躍成為強隊,僅憑鬼斧神工的技戰(zhàn)術(shù),和引以為傲的堅強意志無法彌補,底蘊和經(jīng)驗同樣重要。
(一審:黃娟 二審:袁欣 三審:張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