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說的是今年十一假期出游的游客們。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經歷了“史上最火五一”之后,人們又奔向了“史上最火十一”。
文化和旅游部數據中心曾在十一前預測,今年8天長假會有8.96億人次出游,實現國內旅游收入7825億元。十一假期收官,數據雖不及預期,但已達十一“黃金周”設立以來的頂峰。
2023年10月1日,在觀看升旗儀式后,人們在北京天安門廣場留影。圖|新華社記者 張晨霖 攝
實際共有8.26億人次出游,平均每10個人中就有將近6人出游,按可比口徑較2019年增長4.1%。
實際實現國內旅游收入7534.3億元,按可比口徑較2019年增長1.5%。
不僅出游的人多了,放開后的第一個十一假期,也成為了史上花最多錢的十一假期。
史上花最多錢的十一假期
8.26億人次,7534.3億元,按照文旅部公布的數據,2023年十一假期(8天)的旅游人均消費達到912.14元。
2023年9月30日,河南洛陽龍門石窟景區(qū)內游人如織。圖|新華社發(fā)(李衛(wèi)超攝)
相比之下,2019年的十一假期(7天),國內旅游收入為6497.1億元,旅游人均消費為830.83元。雖然從日人均消費上看,與2019年相較從118.69元下降至114.02元,但從總量和人均上看,2023年的十一假期都顯現出了人們“花更多錢”的趨勢。
早在今年五一小長假期間,旅游數據顯示在增長之余,也有隱憂:2023年五一假期的出行人次較2019年有20%的增長,但旅游收入卻幾乎持平,人均消費僅有540.35元,平均下來每日僅有108.07元,較2019年下降10.46%。
五一沒能迎來的“報復性旅游”,被十一牢牢握住。
今年十一,為什么人們“花更多錢”?
答案主要在于“時間”和“距離”。
今年十一假期的特殊之處在于,國慶與中秋連假,時長達到8天。根據途?!?023中秋國慶旅游消費盤點》數據顯示,游客選擇5天及以上行程的,占比超過一半。攜程數據也顯示,跨省游訂單占比達51%,同比去年增長2倍多;長途游訂單占比39%,同比去年增長超2倍。
顯然,規(guī)劃更長的行程,去到更遠的地方。
根據攜程的數據,訂單量同比增長最高的目的地主要為西藏、新疆、青海、寧夏等適宜遠途旅游的省份,十一假期訂單同比增長分別為17倍、14倍、12倍和9.5倍,其中跨省游訂單同比增長幾乎都達到了10倍及以上。
當然,“花更多的錢”這件事當然少不了“交通”、“住宿”漲價的推波助瀾。
十一去新疆自駕游的孫先生表示,原本對于新疆的住宿預算在五六百元/間,后來看到熱門景區(qū)的酒店紛紛都在千元之上,整體預算全程處于“破罐破摔”的狀態(tài)。
“像喀納斯、禾木、賽里木湖的住宿隨便都在千元之上,刷到后來已經麻木了,覺得訂一間三千多的民宿似乎也能接受”,孫先生說。
住宿價格“突圍”之后,機票價格也沖破了心理防線?!氨绕鹑Ф嘁煌淼淖∷?,六千左右的往返機票瞬間就覺得沒那么貴了”,孫先生說。
的確,今年十一交通和住宿價格的“貴價”不是幻覺。
根據同程旅行數據,中秋國慶假期首日國內機票均價約為 1293 元(不含稅費),較暑期上漲近四成。
根據酒店之家的數據,十一假期國內熱門城市酒店價格相較往年上漲了30%-40%,根據去哪兒網的數據,實際平均支付價格較2019年同期上漲了16%。
根據界面新聞數據線的數據,華住、錦江、首旅、君亭、亞朵等主要酒店集團的每間可售房收入已大于等于2019年同期,其中華住集團的每間可售房收入為2019年同期的121%。
訂機酒就像買股票
比起“我花了很多錢”,更讓人難以接受的是“我花了比別人更多的錢”。
今年訂機票和酒店,就像買股票,永遠想在谷底買入,殊不知人已經站在了山頂。
2023年10月5日,旅客在深圳機場準備乘機。圖|新華社記者 毛思倩 攝
以往,坊間有一種說法,機酒預訂要趁早,越早越便宜。甚至有人把時間精確在15天,早早上了鬧鐘準備搶票。但今年卻來了一個大轉彎,早起的蟲兒最終被鳥吃。
以北京飛烏魯木齊的票價為例,提前一周左右預訂,9月28日的票價幾乎為接近4000元的全價票,而10月3日的票價最低僅為400余元,價格可差7倍左右。
“我知道機酒都有U型曲線,放假的首日和末日最貴,中間時段跳水,但是沒想到同一天的價格也會大跳水”,王女士說。
同一天的機票,臨近出發(fā)時間時再看,價格能下跌超過千元。
“遠途旅行牽一發(fā)而動全身,一來無法臨近一兩天說走就走,二來無法退票重訂,手續(xù)費或許更貴,總是逃不掉當大冤種”,王女士說。
在小紅書上,不少筆記都在吐槽“人還沒出門,機票先虧幾千”。有網友預訂從南京往返麗江的機票,同一日的航班,訂的時候顯示1772元往返,訂后幾天再看則顯示897元往返,先凈虧近1000元。
有業(yè)內人士表示,同日機票價格跳水或源于航司提前漲價過高,根據實時供需關系臨時降價。
游客孫先生表示,9月28日北京去往烏魯木齊的航班,機艙后部很多排都是空位,自己坐的位置前后左右都沒人,然而預訂的時候顯示只有“少量余票”。
機票如此,酒店也深諳其道。
與機票價格大跳水如出一轍的是酒店的價格,預訂的時候一個價格,過幾天再看立刻降價。
孫先生表示,自己在新疆庫爾勒訂的住宿,臨近入住時間2天時便出現了降價,還好預訂的條款顯示“當日18點前可退”,退掉再重新預訂,即可立省。
當然較少有游客會在預訂之后再去關注價格,即便“吃虧”自己也不知道。更有甚者,有些熱門景區(qū)的酒店顯示“不可取消”,意識到訂貴了也只能“吃啞巴虧”。
對此,去哪兒平臺針對機票推出了“買貴退差”的產品,額外花費38元,可在買貴時獲得差價80%的賠付,最高不超過500元。但針對酒店產品,OTA平臺尚無“買貴退差”或“保價”服務。
說走就走的“隨機出行”是十一期間“撿漏”的唯一途徑。不過“隨機出行”并不具有普適性,例如今年五一期間,基本還維持著U型價格曲線,未出現臨近出行價格臨時跳水的普遍現象。
很難不當“特種兵”
雖然今年十一假期游客們都花了更多的錢,但真的“玩有所值”嗎?并不盡然。
早在規(guī)劃行程之初,陳女士便以“不當特種兵”為宗旨,畢竟上班難以獲得的松弛感,或許在旅行之中能收獲一二,但現實卻打碎了這層想象的濾鏡。
原本規(guī)劃的是9天北疆環(huán)線之旅,但在9月19日時顯示喀納斯預約已滿,陳女士不得不放棄已規(guī)劃好的行程,從2000公里的北疆自駕行程改為3000公里伊犁南疆大環(huán)線,為此還不得不承擔20%的退房違約金。
陳女士表示,白天忙著看風景,晚上忙著自駕趕路,在酒店里連洗帶睡的時間平均不足7小時,很難不當“特種兵”。
當然其中還有很大一部分源于景區(qū)的小交通“區(qū)間車”。
“景區(qū)原本收了每人200元的自駕費用,結果到了里面還是要換成區(qū)間車,時間成本一下子就上去了”,陳女士說。
最值得吐槽的其實是陳女士沒去成的喀納斯,小紅書上有不少人都被景區(qū)的區(qū)間車亂了陣腳。從游客中心到景區(qū)大門需要坐區(qū)間車1小時,從景區(qū)大門到景區(qū)內的小景點,還各需要半小時的時間,每個景點之間幾乎不互通,都需要返回游客中心再出發(fā)。有人粗略計算,加上等車排隊的時間,喀納斯至少有一半時間花在了小交通上。
在北京旅游的田女士也吐槽,不算太知名的北京龍慶峽,如今也需要坐景區(qū)內擺渡車才能到達,究竟是為了更好的秩序還是為了更多的創(chuàng)收,不得而知。
除了區(qū)間車的“拖累”之外,十一假期,有不少游客都因為“景區(qū)營運能力不足”而被迫成了“特種兵”。例如山西太行山大峽谷八泉峽景區(qū)人滿為患,部分游客無法乘坐交通工具而紛紛要求退票;湖南莽山五指峰景區(qū)的返程區(qū)間車需排隊3小時;內蒙古額濟納胡楊林景區(qū)游客擁堵,不得不將40輛大巴車增至140輛等等。
人們常說最美的風景在路上,但絕不在這些景區(qū)“設置”的障礙里。
想獲得更好的旅游體驗,當然可以選擇一些“反向旅游”目的地。根據去哪兒的數據,一些小機場城市成為新的目的地,例如飛往遼寧丹東、廣西河池、浙江舟山的機票預訂量較2019年十一增長三成以上。
同時,小機場城市的旅游成本也較低,其機票平均支付價格僅為850元/張。
不過,明知新疆熱門但依然選擇出游新疆的孫先生表示,假期難得,長假更難得,旅行的意義在于去自己想去的目的地,而非不得已而去的目的地。
錢可以花,但想擁有更好體驗的“旅游自由”,究竟要等到何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