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 汪志
筆者出生于20世紀(jì)60年代,生活在鄉(xiāng)村的孩子,一到盛夏放暑假,由于沒有像現(xiàn)在的補習(xí)班之類的,再加上文化生活單調(diào)沒有電視看,我們這些十來歲的半大孩子,每天不是捉蟬,就是去村邊的池塘學(xué)游泳、戲水,或者雨天捕魚。
蟬趣。那時,村前房后樹木茂盛、高大,每天的太陽還沒出地平線,蟬叫聲就響徹全村。記得10歲那個盛夏,父親教我捉了一只蟬,我興奮地看著它那像被墨汁浸染的眼睛,看著它那像被桐油粉飾過的甲殼,然后輕輕拂拭它猶如綢帛般的翅膀。蟬爬在茂盛的樹干上,被樹葉遮擋,不容易被發(fā)現(xiàn),只有循聲細看。捕蟬的方法其實很簡單,取一根長竹竿,用一截細柳樹枝(細鐵絲也行)卷成一個碗口大小的圓圈綁牢在竹竿前端。盛夏農(nóng)村蜘蛛網(wǎng)到處都是,尤其是早晨的新鮮蜘蛛網(wǎng)黏性更大,纏繞在竹竿圓圈上,密密的,黏稠的。此時,瞅準(zhǔn)一只正在樹枝上嘶叫的蟬,輕輕一按,蟬的翅膀便牢牢粘在圓圈蜘蛛網(wǎng)上,束手被擒。捕到蟬后即剪短其翅膀,使蟬不能飛躍,然后放在地上玩耍。捕蟬非常不易,稍有輕微響聲,蟬就驚飛了。蟬與蛇一樣也脫外殼,其外殼可用做中藥材,那個年代每只2分錢,而鉛筆才3分錢,于是捕蟬的同時,我們還會想法找蟬殼。
水趣。盛夏,天氣炎熱,跑到池塘邊戲水或游泳避暑也是每天的一項主要活動。生活在農(nóng)村的孩子,尤其是南方農(nóng)村的孩子,到了一定年齡,便三五成群到池塘戲水學(xué)游泳,或成人教,或大一點的孩子教,一旦學(xué)會,便在盛夏時節(jié)每天下水游泳。只要在有池塘的農(nóng)村長大,每個孩子都會游泳。大前年盛夏,我們?nèi)胰ヌ旖虻牟澈_呌瓮?,由于兒時學(xué)會了游泳,雖然好多年沒有下水游泳,但下海之后我仍輕松自然,妻兒直夸我“太棒了”。
魚趣。孩提時代的鄉(xiāng)村,池塘、小河頗多,河水碧波蕩漾,清澈見底,魚蝦很多。盛夏季節(jié)的主要特點就是雨水多,三日一小雨、五日一大雨。雨水流動,池塘里、田埂里到處都是大小不等的魚蝦。于是,捕魚的機會多了。別小瞧我們這些十來歲的孩子,與生俱來的天性和生活環(huán)境的造就,使我們個個都是捕魚能手。一般情況下,魚蝦常年在河中隱蔽。一遇到生水特別是流動的生雨水,它就不安分了,朝流水的地方流動。如果田埂里的雨水滿了,便往池塘里流,流水處必有大量的魚群在戲水。此刻拿漁網(wǎng)向四周一套,白花花的魚就有好幾斤。盛夏雨季,帶上漁網(wǎng),一天少則能捕十來斤,多則幾十斤。同時一些池塘水滿四溢,池塘水向下游溝壑處流淌,此時的壕溝內(nèi)必有很多魚。于是我們在下游張網(wǎng)待魚。最好的時機是白天下雨,晚上雨停,半夜三更起來,將溝壕兩頭堵住,再將溝壕水放干,那時溝壕內(nèi)有數(shù)十斤乃至上百斤的大小魚。記得每到下雨季節(jié),溝壕旁就有孩子們的身影?!八鹕健保咎锖秃犹炼加泻芏圄~蝦流入。一旦雨水退去,稻田里大小魚蝦特別多。兒時有一次,我從稻田里抓到一條十幾斤重的大魚,在村里引起“轟動”,至今記憶猶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