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前一周整體小幅減倉0.05%后,偏股基金上周大幅減倉3.18%。
據好買基金研究中心最新數據顯示,11月21日至25日這一周,偏股型基金整體大幅減倉3.18%,最新倉位為59.01%。其中,股票型基金倉位下降1.85%,標準混合型基金倉位下降3.36%,最新倉位分別為81.58%和56.00%。
值得注意的是,11月14日至18日這一周,偏股基金突然結束了連續(xù)三周的加倉動作,小幅減倉0.05%,而該周上證綜指對應的表現為漲0.32%,該指數自2885.09點近期低點反彈以來已連續(xù)收復兩大整數關口;11月21日至25日該周,上證綜指連續(xù)第四周收漲,周漲幅為0.14%。
(資料圖片)
好買基金指出,公募偏股型基金上周大幅減倉,名義調倉與主動調倉方向一致,且主動調倉幅度大于名義調倉。目前,公募偏股基金倉位總體處于歷史中位水平。
行業(yè)方面,食品飲料、醫(yī)藥和基礎化工三個板塊被公募基金主動相對大幅加倉,幅度分別為1.03%、0.58%和0.49%;而建筑、通信和電力及公用事業(yè)逐漸主動減持,減倉幅度分別為1.32%、1.10%和0.84%。
整體來看,截至11月25日,基金配置比例位居前三的行業(yè)是機械、國防軍工和醫(yī)藥,配置倉位分別為5.28%、3.97%和3.87%;基金配置比例居后的三個行業(yè)是傳媒、農林牧漁和商貿零售,配置倉位分別為0.38%、0.41%和0.55%。
“偏股基金現在的操作周期已日趨頻繁,連續(xù)三周的反彈,其實已經到了該獲利了結的階段。”一位券商人士指出,11月28日,上證綜指在央行宣布降準后首個交易日收跌0.75%,同樣顯示出利好靴子落地后,資金的偏好。
本周,A股市場即將進入2022年的最后一個交易月12月,年底前市場將會有怎樣的表現呢?
創(chuàng)金合信基金首席經濟學家魏鳳春認為,2022年最后一個月,資產配置的邏輯分歧有點大。從基本面看,中國的政策陸續(xù)出臺,經濟復蘇動能提升,但政策刺激的地產等,不是未來產業(yè)轉型的重點。美聯儲加息動能弱化,全球流動性舒緩,但背后的經濟衰退陰影又揮之不去。債券調整后震蕩,權益低估值修復后重新進入了較頻繁的行業(yè)輪動。因此,跨年的投資很難形成明顯的趨勢,伺機而動,強化擇時是現實的策略。
“市場整體超跌反彈動力衰減,年底至2023年一季度大概率會看到宏觀經濟的否極泰來,從而帶來市場較大的估值修復機會。”魏鳳春指出,政策因子依然是行業(yè)配置的主導,長期主線在安全、自主可控,TMT和醫(yī)藥可逢低布局。消費、傳媒、地產存在階段性機會,可關注交易因子低位和政策改善預期帶來的階段性上漲。短期還可關注低估值且有基本面支撐的國企。
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的觀點是,金融全面支持地產平穩(wěn)發(fā)展,雖然地產銷售出現顯著改善尚待時日,但進一步惡化的風險大幅消除,地產相關板塊的估值面臨著進一步修復的空間。同時,無論是科技領域、消費領域還是高端制造領域,均有大量質地優(yōu)異、成長空間巨大的公司,且估值回到了極具吸引力的水平,具備較高的配置價值?!罢雇磥硎袌?,我們并不悲觀,結構性機會預計仍然會十分顯著?!?/p>
西部利得基金也認為,當前市場配置價值凸顯??紤]到前期市場的大幅回調和穩(wěn)增長政策的發(fā)力,對市場從前期的謹慎轉為樂觀,建議關注受益于地產政策逐步放松下的地產以及相關產業(yè)鏈,前期調整充分的恒生科技板塊,同時考慮到市場輪動較快,高景氣的新能源板塊仍值得重點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