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9日上午11時,西安地鐵6號線二期工程正式開通初期運營。而在2號線換乘6號線鐘樓站的通道上,有兩處古井遺址吸引著往來乘客的注意力。地鐵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兩處古井封閉的是清代古井,半封閉的是元代古井。在地鐵站內換乘還能順便看文物,不少西安市民表示:這樣的場景,很西安!
西安地鐵換乘通道驚現兩口井 一口比一口“年紀大”
(資料圖)
西部網·陜西頭條記者了解到,該古井遺址以西安地鐵六號線二期建設場地實際考古發(fā)掘的古井實物為主體,整體環(huán)境還原考古發(fā)掘的現場實景。此處磚砌結構的兩座古井保存基本完好、結構特殊且有考古學意義上的打破關系,從其出土物判斷時代分別為元代古井(J1)和清代古并(J22),反映了從元代至清代這一地方的變遷,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和建筑科學價值。
地鐵工作人員表示,在地鐵鐘樓站換乘通道內設置文物本體保護展示區(qū),將發(fā)掘出土的文物進行就地保護展示,這在國內尚屬首例。“通過對古井遺址實物的還原保護 ,在展現西安悠久歷史文化的同時,也加強和促進了人們對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意識。”
西安鐘樓地鐵站內的兩口古井遺址
網友:西安地鐵修得慢原因找到了 這就去扔硬幣許愿
在地鐵里還能看文物,這樣罕見又獨特的場景也吸引了不少乘客紛紛駐足打卡。在古井遺址旁圍觀拍照的西安市民張先生說:“進站刷的是地鐵票,結果還能充當博物館的門票。這一趟,真值!”
網友“不知道起啥算了不起了”說:“地鐵修得慢的原因原來是因為這個?!本W友“怎么無法遇到”表示:“坐個地鐵,進了一趟時空隧道?!边€有網友“秋水伊人在水之湄”感慨:“我一直覺得如果是拍穿越劇,西安是最合適的,一趟地鐵能穿N個朝代,拍一個極其蒙太奇的劇?!?/p>
此外,也有網友調侃,感覺過不了多久古井遺址就會變成許愿池。網友“心花鹿放”開玩笑說:“快待我去扔個硬幣,許個愿。”不過調侃歸調侃,大家在古井遺址打卡拍照時,還是要文明參觀哦!
往來乘客紛紛在古井遺址前駐足打卡
西安還有好多井 各個都有老故事
古井在西安并不少見,西門的海眼井、南院門的龍頭井、大車巷的輪輪井、小東門外的伍道什字井等大井,都是以前西安城里大部分住戶飲用水的來源。而西安市民最熟悉的井莫過于甜水井。據傳言說,由于多數院落的井都是苦澀的咸水,唯獨含光門里這口井的水是無苦味的,因此被叫做甜水井街。
此外,華清池園內現存的唯一一口唐代水井遺址也是故事感滿滿。該井距今已有1300年歷史,井深8.3米,井口及井身呈橢圓型,南北長1.9米,東西長1.26米。唐代天寶年間,該井也成為楊貴妃在華清宮的專用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