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5歲的徐為華怎么也想不到,專職護工每兩天上門給93歲老母親提供照護服務,能如此寬慰她持續(xù)7年多貼身照顧母親的疲憊身心。“體貼我們家屬,讓我們有真正屬于自己的時間,真的由衷地感謝政府,這項政策太好了!”
徐為華所說的“政策”,指的是南京從7月1日起全面推行的失能人員照護保險制度。今年2月1日,市政府印發(fā)《關于建立失能人員照護保險制度的意見(試行)》,標志著我市在失能保險制度方面邁出了關鍵一步。為確保新制度平穩(wěn)落地,6月1日起,“失能保險”在秦淮區(qū)先行試點。按此政策,我市參保人員因年老、疾病、傷殘等原因?qū)е麻L期失能,失能狀態(tài)持續(xù)3個月以上,經(jīng)評估為重度失能等級,可按規(guī)定享受生活照料和與之密切相關的照護服務。記者了解到,截至9月初,全市像徐為華母親一樣享受照護服務的失能人員有4500多人。
14日下午3點半左右,記者來到邁皋橋街道鳳悅南園徐為華的家時,護工戴美琴正在給她老母親楊書英按摩四肢、頸椎。“楊奶奶,這樣是不是好一點了?”“嗯。”老人緩緩點點頭。徐為華告訴記者,她母親小腦萎縮、癡呆等癥狀這幾年在加劇,生活不能自理,她每天24小時貼身照顧母親。“戴阿姨真的是幫了我的大忙!她一來,我就可以做自己的事,完全放心地把母親交給她。”
記者了解到,按照照護協(xié)議,戴美琴每兩天上門一次。在2小時的服務時間里,她會為楊奶奶穿衣服、喂飯、幫她上廁所,推她下樓散心。“我現(xiàn)在定點服務4位失能老人,我把他們都當成自己的家人。只要能讓他們舒服些,我就覺得很有價值。”戴美琴說。
持證上崗的戴美琴,是江蘇福壽康養(yǎng)老服務有限公司棲霞護理站的一名護工。據(jù)該公司常務副總周敏介紹,公司目前在全市有12個站點,共計有護工200多人。每一位護工都會經(jīng)過理論和入戶實操培訓,經(jīng)認定合格后再上門服務。
據(jù)悉,太平洋壽險、太平養(yǎng)老、太平洋財險、人保財險、人壽壽險、泰康養(yǎng)老、新華人壽、利安人壽8家保險公司被列入南京失能人員照護保險承辦機構。記者從上述保險公司獲悉,截至9月初,失能保險評估申請人數(shù)1.48萬余人,已經(jīng)享受照護服務的失能老人超過4500人。其中,棲霞區(qū)申請1600多人,累計批準居家享受照護服務人數(shù)486人,在全市各區(qū)中推進速度最快。
“隨著老齡人口增加、護理需求增加、護理成本上升等因素日益凸顯,失能保險的全面實施,正是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解決失能人員照護保障需求的重要實踐。”棲霞區(qū)醫(yī)保分局副局長王磊介紹,為了進一步增強失能保險制度的科學性、合理性和規(guī)范性,他們將進一步優(yōu)化評估申請、辦理流程,同時在照護服務項目和內(nèi)容方面做進一步提升,讓這些服務合理匹配失能人員家庭的需求,真正把實事辦實。(曹麗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