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電路交換,是指以電路聯(lián)接為目的的交換方式。
2、每部電話都連接到交換機上,而交換機使用交換的方法,讓電話用戶之間可以很方便地通信。
3、從通信資源的分配角度來看,“交換”就是按照某種方式動態(tài)地分配傳輸線路的資源。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4、每部電話都連接到交換機上,而交換機使用交換的方法,讓電話用戶之間可以很方便地通信。
5、一百多年來,電話交換機雖然經(jīng)過了多次更新?lián)Q代,但交換的方式一直都是電路交換。
6、 當電話機數(shù)量增多,就使用彼此連接起來的交換機來完成全網(wǎng)的交換工作。
7、注意,是這種交換機采用了電路交換的方式,后來的分組交換也是采用了一樣的電信網(wǎng),只是不一樣類型的交換機(當然協(xié)議也不同)。
8、從通信資源的分配角度來看,“交換”就是按照某種方式動態(tài)地分配傳輸線路的資源。
9、在使用電路交換打電話之前,先撥號建立連接:當撥號的信令通過許多交換機到達被叫用戶所連接的交換機時,該交換機就向用戶的電話機振鈴;在被叫用戶摘機且摘機信號傳送回到主叫用戶所連接的交換機后,呼叫即完成,這時從主叫端到被叫端就建立了一條連接。
10、通話過程。
11、通話結束掛機后,掛機信令告訴這些交換機,使交換機釋放剛才這條物理通路。
12、這種必須經(jīng)過“建立連接--通信--釋放連接”三個步驟的連網(wǎng)方式稱為面向連接的。
13、電路交換必定是面向連接的。
14、用戶到交換機之間的叫用戶線,歸電話用戶專用。
15、交換機之間、許多用戶共享的叫中繼線,擁有大量的話路,正在通話的用戶只占用其中的一個話路,在通話的全部時間里,通話的兩個用戶始終占用端到端的固定傳輸帶寬。
16、以電路聯(lián)接為目的的交換方式是電路交換方式。
17、電話網(wǎng)中就是采用電路交換方式。
18、我們可以打一次電話來體驗這種交換方式。
19、打電話時,首先是摘下話機撥號。
20、撥號完畢,交換機就知道了要和誰通話,并為雙方建立連接,等一方掛機后,交換機就把雙方的線路斷開,為雙方各自開始一次新的通話做好準備。
21、因此,我們可以體會到,電路交換的動作,就是在通信時建立(即聯(lián)接)電路,通信完畢時拆除(即斷開)電路。
22、至于在通信過程中雙方傳送信息的內(nèi)容,與交換系統(tǒng)無關。
23、舉例來說,我們假設有A、B兩個城市,每個城市都有一部交換機并有一千個用戶,兩個交換機之間用100條中繼線連接著。
24、那么,如果我們說:在A城的兩個用戶之間建立一條電路,我們指的是把兩條用戶線路通過A城的交換機聯(lián)接起來。
25、但當我們說:在A城的一個用戶和B城的一個用戶之間建立一條電路時,我們指的就是由A城的用戶線路經(jīng)A城交換機聯(lián)接到A、B城之間的一條中繼線路,再經(jīng)B城交換機聯(lián)接到B城的用戶線路上。
26、由于經(jīng)濟上的原因,中繼線路總是大大少于用戶線路,并且為所有用戶所共享。
27、那么,當我們占用了一條中繼線路以后,即使我們不傳送信息,別人也不能使用,這就是電路交換最主要的缺點。
28、在電話通信中,由于講話雙方總是一個在說,一個在聽,因此電路空閑時間占大約50%。
29、第一代計算機網(wǎng)絡所使用的是什么工作機制? 電路交換就是通信的過程中維持的是實際的電子電路(物理線路),這條電子電路建立后用戶始終占用從發(fā)送端到接收端的固定傳輸帶寬。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