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4月7日電 (付健青)碳酸鋰“跌跌不休”,正逼近20萬大關!Wind數據顯示,截至4月6日,國產電池級碳酸鋰的均價跌至21.5萬元/噸,近半年跌幅超六成。那么,碳酸鋰價格為何大幅下跌?投資者在這之中能找到機會嗎?
國產電池級碳酸鋰均價 來源:Wind
寧德時代的“鍋”?
(相關資料圖)
對于此輪碳酸鋰價格的大幅下跌,市場方面曾歸結源于寧德時代的一則傳聞。
今年2月,有媒體從多位產業(yè)鏈人士處獲悉,寧德時代正向車企主動推行一個鋰礦返利計劃,以實現(xiàn)電池降價。消息人士透露,該計劃并非針對所有客戶,而是面向多家戰(zhàn)略客戶,核心條款是:未來三年,一部分動力電池的碳酸鋰價格以20萬元/噸結算,與此同時,簽署這項合作的車企,需要將約80%的電池采購量,承諾給寧德時代。
值得注意的是,彼時,國產電池級碳酸鋰的均價仍維持在40萬元/噸以上的水平。
巨豐投資首席投資顧問張翠霞對中新經緯表示,寧德時代通常比其他電池廠商的售價要高出10%左右,以近乎半價的方式“促銷”,對于新能源車廠來說非常具有吸引力。
“但是對于目前碳酸鋰價格下跌還未見底的情況下,上述計劃則是一把雙刃劍?!睆埓湎歼M一步指出,寧德時代一方面通過拋出價格錨定從過分暴利的上游鋰礦商處奪回產業(yè)定價權,另一方面則向市場傳遞出了“大下坡”的信號,即“地主家”也沒有多少訂單了。
而對于近兩個月的加速下跌,東方財富證券總量組負責人、策略首席分析師曲一平則表示,主要還是由于全球鋰礦大幅擴產能導致的供過于求,而并非某個廠商舉動。根據SMM數據,2022年中國碳酸鋰產能54萬噸,產量約34萬噸,同比增加39.1%,預計2023年還將有大量產能釋放。澳大利亞資源部DISER預計澳大利亞、智利和阿根廷未來三年內碳酸鋰產量增長超80%,使得全球碳酸鋰產量從2022年的68.2萬噸提升到2024年103.4萬噸,供應過剩將持續(xù)。
不過碳酸鋰價格的下跌,對整車廠控制成本倒是一件好事。曲一平稱,目前鋰電池占據碳酸鋰需求70%以上,而動力電池占新能源車成本50%,可以講新能源車整車成本下降是必然趨勢。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基金經理楊德龍也指出,目前碳酸鋰價格下跌有一定非理性的因素,就像當時的爆炒上漲一樣。一方面反映了鋰電池實際需求出現(xiàn)了下降,另一方面對整車來說則降低了鋰電池的成本,有降價的空間從而促進銷量。
投資者機會來了?
今年2月以來,A股多家新能源汽車相關產業(yè)鏈上市公司迎來了大幅調整。Wind數據顯示,截至4月6日收盤,有恩捷股份、江淮汽車、西藏城投、億緯鋰能等10股跌超20%,共有36股大幅回撤超10%。
百川盈孚信息顯示,從本周來看,國內電池級碳酸鋰市場成交價格區(qū)間在19.6-23萬元/噸,整體出貨仍顯不暢。終端及電池廠多有減產情況,沿產業(yè)鏈向上傳導,碳酸鋰需求仍顯疲軟。鋰電產業(yè)鏈仍處于陣痛期,行業(yè)庫存水平偏高,但終端需求未見回暖,去庫是目前行業(yè)的主旋律。
而在整車銷售層面,據乘聯(lián)會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初步統(tǒng)計,三月份新能源車零售54.9萬輛,同比增長5%,較上月增長27%;今年以來累計零售131.9萬輛,同比增長15%。
曲一平認為,大部分碳酸鋰開采成本低于5萬元每噸(鹽湖提鋰成本略高),目前價格仍然難以阻擋鋰礦產能擴張情況,所以未來直到觸及成本價附近,才會遏制新增產能開發(fā)并逐漸走向供需平衡。新能源車滲透率今年底有望達到40%,仍然處于加速滲透高景氣周期,后續(xù)仍然可以關注頭部新能源車企,在調整結束后有望迎來估值修復機遇。
“碳酸鋰價格下跌、整車降價促銷都可能會導致二級市場上相關上市公司股價大跌,估值就會出現(xiàn)明顯的下降?!睏畹慢堃仓赋?,四月份是年報披露月,2022年業(yè)績比較好的行業(yè),主要集中在新能源、汽車、光伏等,所以可能引發(fā)新能源行情的到來,因此現(xiàn)在是布局相關新能源板塊的一個機會。
張翠霞則認為,中游電池企業(yè)層面,寧德時代一家獨大的情況正在被打破,比亞迪、國軒高科、欣旺達、億緯鋰能、贛鋒鋰業(yè)等企業(yè)的快速擴張,讓車企有了多方比價的空間。同時,車企也正力求突破“打工”束縛,電池自研自產基本成為了既定的戰(zhàn)略驅動。因此,“投資者需要多一點耐心,多一點等待,等底部有效形成的時候,大膽的進行布局。”(中新經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