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記者 白圩瓏 代澤均)說到在國內外久負盛名的景德鎮(zhèn)瓷器,就不能不提高嶺土,它是景德鎮(zhèn)重要的制瓷原料。8月11日上午,“絲路花開 大道同行”大型融媒體采訪行活動南線采訪團記者來到景德鎮(zhèn)市浮梁縣瑤里鎮(zhèn)高嶺國家礦山公園,一探景德鎮(zhèn)陶瓷業(yè)的“獨家秘方”。
高嶺土的命名源于高嶺村,位于景德鎮(zhèn)市東北50公里瑤里鎮(zhèn)高嶺山。經過景瑤公路,從東埠仿古大橋跨過東河,沿上山的蜿蜒小道,便到達高嶺礦山國家公園。半山腰上,一塊由江西省政府所立的石碑上顯示,高嶺瓷土礦遺址于2001年6月25日,被認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高嶺瑤里景區(qū)管委會工作人員張純告訴記者,高嶺土質白、純度高、富硅(含硅71%)過鋁,鐵鈦錳含量少,是景德鎮(zhèn)生產優(yōu)質瓷器的最佳坯料。明中期至清中期景德鎮(zhèn)陶瓷制品的工藝水準達到史上最高峰,與當時官窯使用高嶺土為制胎原料密不可分。
沿著石階向上走去,便能看到大型露天采礦遺址?!案邘X以開采露天礦為主,17-18世紀為高嶺開采露天礦的鼎盛時期,共有汪家大槽、馮家大槽等四處大型露天采礦遺址。最大的礦坑直徑近500米,深度近50米,但因年代久遠,如今看上去就像山間洼地。”張純介紹說,自清乾隆五十九年后,高嶺山的大型露天礦已枯竭,大規(guī)模官方開采結束。
一路上,還能看到大大小小的淘洗池。開采出的高嶺土,需經淘洗方能使用,舊淘洗方法是在山坡上挖好水槽,再在較平緩的地勢開挖三個高低不同、大小不一呈“品”字結構的淘洗池,包括粗礦儲池、淘洗池和沉淀池。張純說,高嶺土經淘洗后會留下尾砂,顏色多為灰白色,顆粒狀,主要成分為石英。尾砂堆的數(shù)量也反映了該高嶺土礦的儲量?,F(xiàn)代通過對尾砂堆成分分析,發(fā)現(xiàn)高嶺土含量非常少,可見300多年前的高嶺土選礦工藝,已達相當高的水準。
“在古代最鼎盛時期,有2萬名礦工在高嶺從事開采工作。”張純指著腳下花崗巖石板鋪就的石階說,礦工們將開采出的高嶺土,用籮筐沿7公里長的高嶺古道挑運至碼頭,再運往景德鎮(zhèn)制作瓷器。
如今,景德鎮(zhèn)制瓷所用原料也叫“高嶺土”,但主要產自江西星子縣等地,雖品質不錯,但其成分遠不及當年高嶺所產高嶺土。這也進一步印證了景德鎮(zhèn)高嶺土的珍貴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