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記者 王嘉)省科協與省科技廳近日聯合印發(fā)新修訂的《陜西省科普教育基地認定與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明確六類科普教育基地認定標準、申報資格、動態(tài)管理等事項。
根據《管理辦法》,陜西省科普教育基地指依托陜西省境內法人機構設立,涉及科技、教育、文化、衛(wèi)生、農業(yè)、安全、自然資源、旅游、應急等領域,面向社會和公眾開放,具有科普和教育功能的示范性場所,包括科技場館類、教育科研與重大工程類、“三農”類、企業(yè)類、自然資源類、其他類。
其中,科技場館類的設施條件明確,室內展教展示區(qū)域面積不少于1000平方米??破照菇淘O施設備形式多樣,包括展品、展板、說明牌等基本展教設施,以及多媒體、數字化、互動體驗類展教設備等,并根據科技前沿發(fā)展和社會熱點定期更新擴展內容。科普服務方面要求,常年對公眾開放,每年實際服務公眾天數不少于180天。積極開展進社區(qū)、進校園、進鄉(xiāng)村等“走出去”的科普活動。積極參加各級開展的大型科普活動,針對熱點科技問題組織公眾科普報告、科學家科普講壇等活動每年不少于5次。以場館特色科普資源為基礎,舉辦青少年科技夏(冬)令營,或承接青少年科普研學、社會實踐等青少年科普活動每年不少于3次。每年開展中小學教師科技培訓或研修實踐活動不少于2次。利用新技術手段提供互動講解或線上虛擬展示等服務。建有專門的科普網站。通過各種媒介持續(xù)傳播科普圖文、視頻、書籍、課程、展教器具等,具有一批質量好、傳播廣的優(yōu)質原創(chuàng)科普資源。
省科協牽頭與省科技廳共同負責陜西省科普教育基地考察認定和指導管理等工作。每批次認定原則上不超過100家省級科普教育基地。符合認定標準且科普工作成效顯著,具有示范帶動作用的機構,可自愿申請認定。省級學會(協會、研究會),設區(qū)市科協、科技局,省級企事業(yè)單位科協受理申報并擇優(yōu)推薦。由省科協、省科技廳評審申報資料并實地抽檢后命名授牌。陜西省科普教育基地每五年認定一批,其間視情況進行補充認定。
據了解,省科協、省科技廳近日已啟動 “2023-2027年陜西省科普教育基地”認定工作,凡符合《陜西省科普教育基地認定管理辦法》且科普工作成效顯著、具有示范帶動作用的相關機構,可自愿按照程序進行申報?!?018-2022年陜西省科普教育基地”已超過認定期限,可自愿按照程序重新申報,不受申報名額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