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wǎng)訊(王文帥 記者 李波)“吳工長,我試的這輛臨修車,全面試驗過不去,根據(jù)抹漏結果,疑似副風缸吊架處裂紋,需要你鑒定下?!标惵斆粼谛捃噹熘邢蚬ぐ嚅L匯報說。日前,榆林車輛段站修作業(yè)場的制動工長吳峰帶著班組成員檢查并更換重達約60公斤重的副風缸裂紋故障。
榆林車輛段站修作業(yè)場制動班組有20名制動鉗工,主要負責鐵路貨車空氣制動和基礎制動的施修,其中女職工7名均從事空氣制動,通過操作單車試驗器的各項細微的數(shù)據(jù),進行臨修車的各管系漏泄、缸體和閥類的檢查把關,保證施修車輛的快裝快運,為陜北貨運增量提供優(yōu)質(zhì)車源。
制動部位一直是貨車運輸中重要的一環(huán),它關系著運輸?shù)陌踩碴P系著運輸?shù)馁|(zhì)量。貨車底部安裝的閥類就好比人體部位的“心臟”,各管路就好比與心臟連接的“血管”。女工們通過用“靜和細”把關著每輛鐵路貨車的“心臟部位”的安全。
在榆林站修作業(yè)場,絕大部分職工都是男性,這幾位女工巾幗不讓須眉,在作業(yè)場中獨樹一幟,每一次對車輛底部約10余個管系進行抹漏中,需要蹲在車底長達10分鐘左右,才能逐個抹漏完成,況且在作業(yè)中還需要使用鐵撬棍進行兩端閘瓦厚度的測量。
據(jù)了解,她們每人每天平均要試驗6輛車,每一輛車要蹲23次,每次在車下的時間平均為25分鐘,貨車的高度是不同的,高一點的勉強能蹲著進去,如果遇到平車的話,就只能爬著進去,正是這種環(huán)境下,她們總結出“耳聽,眼看,手抹”作業(yè)方法,這一種獨有的作業(yè)方法讓施修的臨修車在包西線上安全運行著,為陜北貨運增量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