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聲在線7月30日訊 (文/視頻 全媒體記者 劉文)一碗粉只要2.5元,自助餐6元一位不浪費隨便吃。
湖南邵陽市大祥區(qū)紅旗路街道,一家名叫凱陽餐廳的粉店火了,每天慕名而來吃粉就餐的顧客絡繹不絕,甚至還有人特意從北京飛過來,想嘗一口2.5元的邵陽米粉味道咋樣。
7月30日上午,記者聯(lián)系采訪了店主林生麗,小店堅持不漲價的原因暖心和感人。
(資料圖片)
堅持28年,想讓低收入人群吃得好一點
小餐館開在老街的一條巷子里,店門旁立放著“凱陽餐館,供應早中餐”的簡易招牌,并不起眼。
(6元自助午餐,店內(nèi)就餐的大多是老顧客。?)
餐館面積不大,只有50多平方米,店內(nèi)裝修簡陋,擺放著6張老式方桌,打掃得干干凈凈。墻上貼著用餐價格,早餐米粉小碗2.5元,中碗3元,大碗3.5元,特大碗4元;中餐自助餐6元,能吃到10種不同的炒菜,免費提供豆腐乳和鹽菜湯。
每天凌晨4時,69歲的店主林生麗就起床開始忙活。為了控制人力成本,她一人身兼數(shù)職,買菜、炒臊子、下粉,一直忙到下午3時才稍做休息。由于還要準備第二天的食材,年近古稀的她除了睡覺,一整天都在忙店里的事。
早上7時,小店準備開門,不一會店里就坐滿顧客,不少老顧客一家三代都在這里吃粉:“價格實惠又好吃,怕老板虧本,我們都催她漲一點價?!?/p>
對于食客們的好意,林生麗拒絕了。談及為何堅持低價經(jīng)營,她告訴記者:“來店里吃粉吃飯的顧客,70%都是低收入、家庭比較困難的人群,方便他們每天有個吃飯的地方,還能吃得好一點。我只要不虧錢就行。”
兩次面臨倒閉,28年只漲了0.5元價
1995年,林生麗掏出所有積蓄,借款2萬元開起了凱陽餐館,早餐粉(面)2元一碗、中餐自助餐每人5元,收費是當時市場上價格最低的。林生麗告訴記者:“想開一家屬于老百姓的店,價格實惠味道好。”
2008年,受冰凍災害影響,物價上漲,食用油從220元的進價漲到了320元,2.5元一斤的豬肉漲到10元。為了讓小店能繼續(xù)開下去,林生麗將粉面價格調(diào)至2.5元、自助餐調(diào)至6元,一直保持到現(xiàn)在。
(林生麗為顧客打包餐食。)
2019年,突如其來得疫情讓小店再次陷入困境,閉了店但房租一直要交,店里請的兩位幫手工資也要發(fā),林生麗不得不掏出自己的退休金補貼。
林生麗說:“疫情3年,多虧了老顧客們的支持和政府的幫助,小店又一次挺了過來?!?/p>
堅持光盤行動,面對浪費毫不客氣
與飯菜價格上的大方慷慨相比,林生麗某些方面卻很“小氣”,店里一次性杯子一次只能用一個,抽紙抽兩次,飯碗里不許剩飯剩菜。每次開餐時,她都會提醒顧客:“吃多少、打多少,可以隨便吃,但絕對不能浪費?!?/p>
(店內(nèi)嚴禁浪費告知。 受訪者供圖?)
店內(nèi)墻上貼的紅底黃字告知格外醒目,“文明用餐,呷飽為止,人為浪費,罰款20元”。告示看似有些“霸道”,顧客們卻都自覺遵守。有一次,一名顧客因為身體不舒服吃不下,浪費了飯菜,主動要求罰款20元。
林生麗說:因為有這些不成文的規(guī)定,顧客們的自覺遵守,店子才能撐到今天。
“28年的堅持,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自己清楚。”林生麗表示,“老公和兒子都勸說我把店關(guān)了,好好養(yǎng)老。但我只要身體健康,哪怕到80歲,這個店也會一直堅持開下去?!?/p>(一審:龍曉龍 二審:蔣俊 三審:王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