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視頻 華聲在線全媒體記者 葉竹
(資料圖片)
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
騎著小三輪,裝拾完廢品紙殼,突發(fā)靈感就停下來,掏出手機寫寫詩,自稱為“文化拾荒人”的湖南梅山人肖擁軍,藏在長沙市開福區(qū)戥子橋巷中,開著一家廢品收購店,養(yǎng)活一家6口,每天都在現(xiàn)實和理想間琢磨……有時來了客,他會在稍顯凌亂的房間里,拿出發(fā)表過的詩文書籍給人看看;有時,他也會受邀前往山水間采風。
(肖擁軍受邀參加文藝采風。受訪者供圖)
4月10日中午,三湘都市報記者見到肖擁軍時,附近大廈的保潔背來一大捆紙殼,肖擁軍接手過稱,“5毛5一斤,22元!”
“我不是文藝青年,我就是走江湖”
肖擁軍一天忙碌的時間是從中午開始的,經(jīng)常到了半夜還在鬧市街巷中騎著三輪車收貨?!拔乙膊皇鞘裁次乃嚽嗄?,我就是走江湖。昨天我都在黃興路、五一廣場一帶,忙到晚上11時多。”
(肖擁軍整理三輪車上回收的廢品。記者 葉竹 攝)
戥子橋巷中的這間廢品收購店曾是理發(fā)店,墻上還貼著美發(fā)廣告,他也沒在意?!拔沂樟藦U品,也不會囤在店里,很快就送去大的廢品站。”肖擁軍介紹,他做著零零碎碎的生意,也會對接工地,回收幾十噸的鋼筋轉(zhuǎn)手,一年忙活下來,能有10來萬的收入。
閑聊中,記者了解到,肖擁軍今年49歲,曾經(jīng)在溫州闖蕩20載,從事電雕制版工作,家中6口開支,主要靠他一個人收入支撐。
“制版作業(yè)有很大氣味,想著對身體不好,就回了長沙。”兩三年前,肖擁軍和妻子桂平來到長沙,每月花1800元租下了小巷角落的1間30多平方米的店面,做起了收廢品生意?!捌拮拥娘埐恕⒗薏枳龅煤?,現(xiàn)在醫(yī)院做保潔,我就忙著收廢品,詩文也是回了長沙后開始寫的?!?/p>
收廢品是生存,寫詩是生活
“行走江湖數(shù)度秋,隨風往事白云悠。東坡失意豪情起,滄海余生一葉舟?!薄扒嗌接袎羲畺|流,歷盡滄桑萬事悠。明月柔情千古照,少年歸去戀蘭舟?!?/p>
(在忙碌生活中,肖擁軍尋找詩和遠方。記者 葉竹 攝)
做生意時瀟灑,寫文時也利落,這些詩句都是肖擁軍在收廢品的間隙,停下三輪車就地寫成?!盎ò雮€小時寫七八百字,陶冶心性,總比閑來無事打牌好?!?/p>
“收廢品是我生存的基礎,寫詩是對生活的升華,文學是我心靈棲息的地方?!庇幸馑嫉氖?,肖擁軍對生活的態(tài)度,在著裝上表現(xiàn)了出來——行走“江湖”收購廢品,他經(jīng)常穿著西裝和polo衫。
拿出湖南省詩詞協(xié)會梅麓詩會會員證,和《湖南詩詞》《梅麓詩詞》等曾發(fā)表過他詩文的刊物,談理想的肖擁軍眼神灼灼,但聊及未來卻又很現(xiàn)實?!跋氤霭嬉槐咀约旱脑娢淖髌芳?,但現(xiàn)在經(jīng)濟條件還不允許。先把收購廢品的生意做大,把家人生活條件搞好,再實現(xiàn)夢想也不遲。”
小小的戥子橋巷中,肖擁軍堅持著詩情畫意地生活,“雖然日子過得普通平凡,但是我心中卻很充實、很快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