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聲在線全媒體記者 張洋銀 通訊員 王蕭
“連著下了幾天雨,套鞋有個洞,多虧了黃師傅。街坊鄰居配鑰匙、補鞋找他準沒錯!”2月7日下午,長沙市長沙縣金井鎮(zhèn)下起了蒙蒙細雨,金井集鎮(zhèn)農貿市場入口處,一間不足10平方米的小小修理店內站著四五個人。伴隨著補鞋機器的咔嚓聲,53歲的修補匠黃海明彎著腰,嫻熟地轉動機器,補膠、打磨、不到5分鐘,一雙鞋就修好了,微笑著接過顧客遞上的3元錢。
小店沒有招牌,也沒有價目表?!皫资炅藘r格沒變過,大家都曉得?!秉S海明告訴三湘都市報記者。36年來,本身有殘疾的他對殘友、困難居民一直免費提供服務,小店近20年來沒漲過價,誠信經(jīng)營贏得了全鎮(zhèn)居民的好口碑。
(相關資料圖)
身患殘疾自力更生,修理店堅持20年不漲價
身高僅比門口配鑰匙機稍高一點的黃海明是一名四級傷殘者,依靠修理店的收入維持一家生計,供女兒上大學。開店36年,一直堅持平價收費只賺微薄利潤,補鞋配鑰匙就象征性地收幾元錢。
從小體弱多病、因摔傷導致身體殘疾的黃海明,在17歲時聽從父親的建議出門找工作,“身體殘疾,多次求職都遭到拒絕,最終選擇了補鞋這門手藝活”。
1987年,家住高橋鎮(zhèn)的黃海明來到金井集鎮(zhèn),跟隨老師傅當學徒,學習補鞋、配鑰匙。在好心人的資助下,黃海明擁有了一輛三角架式自行車,每天來回一兩個小時的車程,風雨兼程一晃就是好幾年,后來在金井安了家。
有了自己的小攤后,黃海明一直堅持平價收費服務當?shù)鼐用瘢瑥淖畛跹a鞋5角錢、配鑰匙1元—2元,漲到補鞋收費不超過5元、配鑰匙5—10元后,近20年再也沒有漲過價。
黃海明說,早期因為鞋子樣式少,顧客上門都是打補丁或補鞋底,造作比較簡單;隨著款式花樣變多,修理工藝變得復雜,收費也不太一樣,但都不超過5元。鑰匙的材質和工藝也比早年間復雜很多,最復雜最貴的收費也不超過10元。
成為便民服務點,“大家有需要會一直干”
“現(xiàn)在的店面是政府免費提供的,之前的補鞋機也是好心人資助給我的,幫助過我的人太多了,人要懂得感恩?!秉S海明的修理店每天8時準時開業(yè),為了回饋社會他給自己定下“三不要”的規(guī)矩:殘疾人修補不要錢、生活困難的人不要錢、小修小補不要錢。
為了滿足周邊居民需要,他在不到十平方米的修理店旁搭了個修車棚,免費提供修理自行車的工具,附近居民的快遞也放他的店里?!袄宵S在這里,我們方便很多?!庇浾卟稍L中,一位老顧客熟練地拿起地上的打氣筒,給自己的三輪車打氣。
“黃師傅手藝好,講誠信,許多顧客主動勸他漲漲價,他就是不肯,特別實在。”社區(qū)志愿者吳芬告訴三湘都市報記者。
靠著勤奮日子越來越好,黃海明的女兒今年大學畢業(yè)已經(jīng)參加工作,經(jīng)濟壓力驟減的他仍舊每日準時開門營業(yè)。憑借著一份質樸與堅持,黃明海先后獲評2022年“湖南好人”、2022年度長沙縣誠信之星等多項榮譽稱號。
多年來,周邊的鄰居都與黃海明一家結下了深厚的情誼。很多人問他,修理店堅持開多久?黃海明的答案從未改變:“只要身體允許,只要大家需要,店就一直開著,價格永遠不會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