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滿的后備箱 暖暖的父母深情
香腸、豬血丸子、糍粑……收拾行囊踏上歸程,熟悉的場景又回來了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段清清從常德鄉(xiāng)下返回長沙的后備箱。受訪者 供圖
邵陽的肖先生從家鄉(xiāng)帶回來的土特產(chǎn)。受訪者 供圖
父親準(zhǔn)備的大米、母親做的辣蘿卜條,家鄉(xiāng)特有的香腸、豬血丸子、糍粑,還有土雞蛋、蔬菜……春節(jié)假期匆匆,不少人收拾行囊踏上歸程。每到這時候,我們的后備箱里都會塞滿父母提前準(zhǔn)備的各種土特產(chǎn)。
就在一周前,回家過年的人還在“曬”給家人的禮物,那時打包回家的,是滿滿的“愛與喜悅”;如今,返程的人打包帶走的則是滿滿的“愛與牽掛”。不一樣的方向,卻是一樣的愛的深情。
■全媒體記者 潘顯璇 王智芳 丁鵬志
一蛇皮袋大米,沉甸甸的父愛
1月27日一早,段清清一家開始收拾行李,準(zhǔn)備從常德鄉(xiāng)下返回長沙。臨行前,跟往常一樣,父母給段清清捎帶了不少家里的臘貨、土貨,甚至自家種的大米。關(guān)上后備箱的那一刻,想到父親準(zhǔn)備大米的經(jīng)過,她的眼角濕潤了。
段清清的父母是農(nóng)民,平時在家務(wù)農(nóng),家里種了幾畝地,大米、蔬菜、雞鴨等都能自給自足。臘月二十七,段清清一家從長沙回到常德過年,老家美味的土菜自然讓住在城里的這一家子大快朵頤。
“第一天全家一起吃飯時,我老公說‘家里種的大米特別好吃’,沒想到父親聽到后就上心了,特意趕在過年前,不動聲色地把家里的幾十斤稻谷帶去鎮(zhèn)上加工成了大米,準(zhǔn)備讓我們帶回長沙,事先我們都不知道?!迸R行前,裝得滿滿的一蛇皮袋大米讓段清清覺得太占地方,一直推脫,直到父親有點(diǎn)生氣時,她從父親口中得知其準(zhǔn)備大米的經(jīng)過,其中的細(xì)心讓段清清倍感溫暖,眼角濕潤。
“最后我們決定先帶一半大米,吃完后再回家拿,父親這才開心地同意了。”段清清告訴記者,除了大米外,家里還準(zhǔn)備了臘肉、香腸、茶籽油、青菜、土雞蛋等,整個后備箱塞得滿滿當(dāng)當(dāng)。
長沙到常德,距離并不太遠(yuǎn),兩個多小時的車程,段清清差不多每個月都會回老家一次?!凹幢憬?jīng)常回家,每次返程,父母都會毫不吝嗇地把家里的各種吃的塞滿后備箱。”
每當(dāng)想起父母的愛,段清清都會覺得一股暖流涌上心頭,“我已經(jīng)36歲了,孩子都7歲了,但在父母眼中,我永遠(yuǎn)都是那個需要被疼愛的長不大的女兒,這種被牽掛的感覺很治愈很溫暖?!?/p>
帶回的土特產(chǎn)夠吃一個月
臘肉、臘魚、臘豬腳、糍粑、泡菜、豆腐……1月25日,正月初四,湯俊杰帶著妻子從古丈返回長沙,車子的后備箱里,裝滿了岳父岳母準(zhǔn)備的各種土特產(chǎn),“這些特產(chǎn)夠我們?nèi)页陨弦粋€月了?!?/p>
湯俊杰是長沙人,他的家庭有些特殊。36歲的他是一名殘疾人,雙腿截肢;他的妻子是湘西自治州人,智力殘疾?!拔液推拮咏Y(jié)婚12年了,我在娶她時,就答應(yīng)過岳父岳母,一定會讓他們的女兒過上幸福的生活,這是一輩子的承諾?!睖〗芨嬖V記者,12年來,每年春節(jié),他都會帶著妻子回古丈過年。
雖然身體有殘疾,但經(jīng)過刻苦學(xué)習(xí),2010年,安裝了假肢的湯俊杰成為了湖南省第一批擁有駕照的殘疾人。之后他投身公益,先后獲得“見義勇為中國好人”“長沙市道德模范”等榮譽(yù)。
近幾年春節(jié)開車回到古丈,都是湯俊杰載著岳父岳母在當(dāng)?shù)匕菽辍?年前,湯俊杰開始學(xué)習(xí)攝影,成為一名攝影愛好者,之后每回古丈,他都要給全家拍一張全家福。
今年春節(jié)回古丈,湯俊杰車?yán)餄M載著給家人們精心挑選的禮物,新衣服、絲巾、美食、日用品等等。而從古丈返程回長沙,車上裝滿了岳父母準(zhǔn)備的各種土特產(chǎn)?!斑@些土特產(chǎn)從選擇食材到制作,全是岳父岳母親力親為,有錢都買不到,吃下去是放心,更是暖心。”湯俊杰說。
在湯俊杰看來,過年的回家、返程,后備箱里禮物的更迭變換,實(shí)際上是一種親情的傳遞,并且不是加法的傳遞,而是乘法。12個春節(jié)的陪伴,讓他更喜歡古丈了,也讓這個大家庭的親情越來越濃。
春節(jié)七天熏制了一后備箱臘貨
臘肉、豬血丸子、香腸、蘿卜,還有橘子和蘋果……邵陽的肖先生也與湯俊杰一樣,1月26日,正月初五,肖先生從邵陽駕車返回長沙時,車子后備箱塞滿了家鄉(xiāng)的土特產(chǎn)。
“這些臘貨是春節(jié)前,父親特意買的土豬肉熏制的?!毙は壬嬖V記者,今年過年是從縣城回到鄉(xiāng)下的老家一大家人過年?!按汗?jié)前夕,父親就在向老家村里的人打聽,誰家過年要?dú)⒇i,他要買點(diǎn)肉。結(jié)果他買了半頭豬回來?!?/p>
在邵陽,一般過年家里都會熏制臘肉和豬血丸子,但基本都是年前就已經(jīng)做好了。“今年年前剛好趕上父親‘陽了’,所以沒怎么做準(zhǔn)備,等他‘陽康’后就已經(jīng)要過年了?!毙は壬f,為了把臘貨熏制好,趕在回長沙前能帶走,父親基本上是24小時保持火力,“有好幾次我凌晨兩三點(diǎn)起來上廁所時,還看到廚房的燈是亮著的。父親還在那里看火呢。”
說起后備箱的橘子和蘋果,肖先生則表示是母親硬塞進(jìn)來的,“只要我每次出門,不管是以前外出讀書,還是現(xiàn)在出來上班,她都要給我?guī)讉€蘋果,說帶點(diǎn)蘋果,路上就平平安安?!?/p>
從后備箱合不上,到三個瓶子的愛
與往年的臘魚、臘肉、雞蛋、紅薯粉、蔬菜等滿滿一后備箱不同,1月27日,正月初六,黃女士從寧鄉(xiāng)返回長沙,母親給她捎帶的禮物是三個玻璃瓶。
“這份特殊的返程禮物,母親提前了一個月準(zhǔn)備,我們臨出發(fā)前她才給裝的瓶?!秉S女士告訴記者,三個玻璃瓶裝的是母親手工做的辣蘿卜條和臘八豆。春節(jié)假期,母親除了忙活一家子的飲食,其他時間都在忙著洗蘿卜、切條、晾曬、拌辣椒。而臘八豆制作的時間更久,光讓豆子發(fā)霉就得花上小半個月時間。
“往年返程,母親也會大包小包的往后備箱塞,全都是她和父親種的土特產(chǎn),有時候一激動甚至連別人送給他們的牛奶都往車上放,生怕不夠,以至于后備箱經(jīng)常合不上?!弊岦S女士頗覺意外的是,今年母親一反常態(tài),不再大包小包了,而是選擇從簡。
“她說我們一忙起來根本沒有時間做飯,那些東西帶回長沙反而增加我們的負(fù)擔(dān)。這倒真讓老太太猜對了?!痹邳S女士看來,老人家是真的懂他們,帶回家的是父母滿滿的愛,但一忙起來卻真沒時間下廚,蔬果放久了又容易壞,白白糟蹋了老人們的心意。
“這些可口小配菜就不一樣了,不容易壞。蘿卜和黃豆是父親種的,加上我母親的手藝,特別好吃,下面條的時候加一點(diǎn),絕了?!秉S女士說,返程的禮物雖然變了,但不變的是父母對兒女的牽掛和關(guān)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