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嫂當(dāng)娘 37年守護“長不大”的小姑
——記孝老愛親“湖南好人”康丕華
(康丕華給劉萍喂水。卓萌 攝)
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卓萌 通訊員 楊凡 羅曉青
4月11日,陽光從高大的樹木間隙穿過,溫柔地灑在常德市武陵區(qū)永安街道東苑社區(qū)劉萍家門口,坐在輪椅上的劉萍“咿咿呀呀”發(fā)出快活的聲音。嫂嫂康丕華在她身旁忙活著,拖地、洗衣晾衣、給劉萍喂水果。隔壁大寶電氣焊加工修理店,哥哥劉開福在做焊工活。
劉萍今年53歲,幼時一場高燒讓她的心智停留在3歲?!懊妹盟闹s,只有左手能簡單活動,不會說話,生活不能自理?!笨地A說,自1985年嫁到劉家,37年相處下來,她早已把這個“長不大”的小姑子當(dāng)成了自己的親妹妹。
劉家有3兄妹,幺妹外嫁。劉開福、康丕華夫婦便和父母一起,照顧二妹劉萍。為方便照看妹妹,從事汽修和電焊的劉開福把修理店搬到她的住處。他平日忙于生計,時常外出做工,加上前幾年父母年紀(jì)大行動不便,后來又相繼離世,照顧劉萍日常起居的擔(dān)子便落在康丕華的肩上。
有重殘、生活不能自理人士的家庭,室內(nèi)往往有些異味。劉萍的住處卻干凈整潔,只聞得到一點消毒水味。康丕華每天早起侍候劉萍起床,打掃房間,給一家人做早餐。前些年,劉萍癱瘓在床,為避免出現(xiàn)壞死性潰瘍,康丕華每過兩到三小時就幫她翻一次身,時常為她按摩,促進血液流通。有時劉萍大小便失禁,康丕華也不嫌臟,耐心清理。劉萍咀嚼消化能力差,康丕華每天單獨為她煮粥、蒸蛋,做些軟和的食物。
就這樣,一個生活不能自理的女人,在另一個沒有血緣關(guān)系的女人日復(fù)一日的幫助下,保留了生活最基本的舒適與體面。去年10月,康丕華被評為孝老愛親“湖南好人”。
街坊鄰居都說康丕華不容易,她卻說自己已經(jīng)習(xí)慣成自然?!懊妹脤嵲诳蓱z,從小患病殘疾,公婆又去世了,我們不管她誰來管呢?”康丕華說。
在康丕華影響下,她的兒子劉建也從小待姑姑劉萍好。
孩童心智、身體殘疾的劉萍,對屋外的世界充滿向往。劉開福便為妹妹購買并改裝輪椅,讓她可以勉強用左手控制輪椅,在屋子前坪活動一下。有幾回,劉萍跑得遠了些,叫家人一番好找。去年7月的一天,劉萍跑得不見了蹤影??地A和家人一起查看安裝在屋子周邊的監(jiān)控,頂著烈日四處尋找,最終在離家5公里遠的羅灣附近找到了劉萍。自此,康丕華更加細(xì)心地看護劉萍,寧愿自己多費些心,也要保護好妹妹,讓她生活中多一點樂趣。
“再苦再累我也不怕,也不覺得有什么遺憾。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平平安安,我就滿足了?!笨地A笑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