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是“非學科類培訓”,鑒別方法來了
我省下發(fā)試行辦法:從4個方面評判,教育行政部門有最終決定權
寒假已至,“以非學科名義舉辦學科培訓”是需要整治的校外違規(guī)培訓中的突出問題之一。究竟怎樣才能科學鑒別學科類和非學科類培訓項目類別?近日,湖南省教育廳下發(fā)《湖南省義務教育階段校外培訓項目分類鑒別實施辦法(試行)》(下稱《辦法》),對校外培訓項目分類鑒別的適用范圍、原則、依據、標準、機構、程序等作出明確規(guī)定,《辦法》將于1月20日起施行,有效期2年。
■三湘都市報全媒體記者 黃京 楊斯涵 劉鎮(zhèn)東 實習生 王格
從培訓目的、內容、方式及結果評價等評判
《辦法》明確,在本省行政區(qū)域內,經教育行政部門依法依規(guī)審批成立的校外培訓機構,面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開展的校外培訓,均適用于該《辦法》。面向3至6歲學齡前兒童和高中階段學生開展校外培訓的,參照執(zhí)行。對校外培訓項目分類鑒別主要從培訓目的、內容、方式以及結果評價等4個方面進行全面考量、綜合評判。
教育行政部門對“學科類”有最終決定權
《辦法》提出,校外培訓項目分類鑒別按照“分級指導、逐級負責”原則,由各級教育行政部門統(tǒng)籌管理。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根據相應的管理需要,成立鑒別專家委員會,或委托所屬專業(yè)機構組織實施培訓項目分類鑒別工作。省級分類鑒別工作由省教育廳委托省教育科學研究院組織實施。鑒別程序包括:鑒別工作提出、申請受理、鑒別實施、結果認定、送達與公布等,培訓機構或相關主體單位對鑒別結果有異議的,可向上一級教育行政部門提出處理申請。鑒別機構根據專家鑒別小組審核評議情況作出鑒別結論,明確培訓項目屬“學科類”或“非學科類”,并向同級教育行政部門書面報告,經教育行政部門認定后形成鑒別結果。教育行政部門將鑒別結果送達申請鑒別的校外培訓機構或相關主體單位,并通過官方媒體或官網向社會公布。鑒別機構應將鑒別結果和專家鑒定報告等相關資料歸檔,分級建立“鑒別案例庫”?!拌b別案例”可作為同類培訓項目鑒別認定的參考。
“跨界”開展校外培訓一律認定為“學科類”
值得注意的是,“跨界”(既有學科類又有非學科類培訓項目)開展校外培訓的,一律認定為學科類培訓,防止借“非學科類”培訓之名行“學科類”培訓之實,違規(guī)開展學科類培訓活動。
符合這些特征的,鑒定為學科類培訓項目
1.培訓目的:以教授學科知識與培訓技能為導向,旨在提升學生的學科學習成績。
2.培訓內容:主要涉及道德與法治、語文、數(shù)學、外語(含英語、日語、俄語等)、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學習內容。
3.培訓方式:重在進行學科知識講解、聽說讀寫算等學科能力訓練,以預習、授課和鞏固練習等為主要過程,以教師(包括虛擬者、人工智能等)講授示范、互動等為主要形式。
4.結果評價:對學生的評價側重甄別與選拔,以學習成績、學科類考試結果等作為主要評價依據。
符合這些特征的,鑒定為非學科類培訓
1.培訓目的:以具有責任擔當、問題解決、健康生活等方面的意識和能力為目標,培養(yǎng)學生興趣愛好、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旨在發(fā)展學生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拓展學生興趣愛好、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
2.培訓內容:體育、藝術學科,以及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提升等符合國家法律法規(guī)要求和中小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的其他學習內容。
3.培訓方式:以學生實踐探索為主、教師引導為輔。無片面強化相關學科聽、說、讀、寫、算方面的應試培訓。
4.結果評價:強調綜合素質水平與發(fā)展,以表現(xiàn)性評價為主,注重教、學、評一致性,不涉及學業(yè)成就與學科類考試成績。
鏈接
中小學生校外培訓材料凡編必審、凡用必審
1月18日,省教育廳下發(fā)《湖南省中小學生校外培訓材料管理實施細則(試行)》(下稱《實施細則》),將進一步全面加強校外培訓監(jiān)管,強化中小學生校外培訓材料管理,于1月20日起施行,有效期2年。
《實施細則》指出,校外培訓機構應當建立培訓材料編寫研發(fā)、審核、選用使用及人員資質審查等內部管理制度,并將相關制度主動報審批主管部門備案。培訓材料編寫研發(fā)人員應熟悉中小學教育教學規(guī)律和學生身心發(fā)展特點,從事教育教學相關工作3年及以上,學科類培訓材料的編寫研發(fā)人員應準確理解和把握課程方案、課程標準,具備相應教師資格證書;非學科類培訓材料的編寫研發(fā)人員,應具備相關行業(yè)資質證書或專業(yè)能力證明。
《實施細則》強調,堅持凡編必審、凡用必審,建立培訓材料內部審核和外部審核制度,實行培訓材料編審分離制度,審核人員除應符合編寫研發(fā)人員要求外,還須具有較高的政策理論水平和較豐富的相關教育或培訓經驗,原則上要求在相關領域從業(yè)5年以上。
■三湘都市報全媒體記者 黃京 楊斯涵 實習生 王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