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年代大劇《人生之路》開播之后引起了網(wǎng)友的熱議,基本上每集都有相關話題登上熱搜榜,全網(wǎng)熱度也一直名列前茅。
一部劇的成功除了劇情給力之外,也離不開整個主創(chuàng)團隊的努力,包括臺前幕后的工作人員,也包括主角與配角。
(資料圖片)
運鏡、構(gòu)圖精妙,隨手截圖堪比藝術品
年代劇有很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就是年代感的塑造,不是弄一些老物件擺拍就能整出那個味道,要抓住那個時代的靈魂。
《人生之路》想表達的時代是從1984年開始的,在陜西的黃土高原上,處處是蒼涼壯闊的風景。
塑造過去,并不一定是要刻意凸顯那個時代的物質(zhì)匱乏,或者貧窮、臟亂,這樣的創(chuàng)作者既不懂中國文化,也不懂那個年代。
我們的人民是勤勞的、整潔的,他們會盡一切可能把自己的生活環(huán)境收拾得利利索索。
新中國的人民是樂觀的,充滿希望的,這是精神風貌的基調(diào)。
《人生之路》的鏡頭語言運用,就顯得很高級。
電視劇開始時,通過劉巧珍勤勞地制作粉條,開著拖拉機追逐心愛的人,還有高加林與高雙星比賽騎車,等等場景,都可以看出這是一個欣欣向榮的時代,主角也有勇于拼搏的精神。
黃土高原的溝溝壑壑,就像經(jīng)歷歲月的皺紋,生機盎然的草木點綴在上面,這一切是如此美好,相信故事中的主人公,都會有光明的未來,哪怕遭遇挫折,也會走出困境。
就像高加林騎著車子奔過山梁,鏡頭上移,一群雄鷹展翅翱翔。
年輕主角們演技意外地出彩
像《人生之路》這樣的年代劇,對演員的要求很高,偶像劇還可以遮掩一下,沒演技大不了藏在人堆里,也不顯眼。
但是在年代劇里,如果演技不過關,就會像禿頭上的虱子格外明顯。
相信不少人對陳曉和李沁是否能拿下這樣復雜的角色是捏了把汗的,他們之前的角色相對偏扁平化,比較單一,這次突然增加難度,很怕他們完成得不夠好。
從呈現(xiàn)的結(jié)果來看,陳曉和李沁飾演的角色還是比較成功的,觀眾對他們塑造的高加林和劉巧珍接受度挺高。
這次對演技的突破,相信會拓寬兩人的戲路,對以后的發(fā)展會有很大幫助。
明明同一個人,差點沒認出來
不過劇中最出彩的演員不是陳曉和李沁,而是馬栓的扮演者唐曾。
劇中的馬栓讓人印象深刻,他在同學中顯得有些特殊,看妝造,明顯比同學成熟一些。
原來馬栓是復讀生,他已經(jīng)參加三次高考了,可是每一次都被擋在預考這道門檻外。
馬栓的扮演者唐曾是一位十分出色的演員,很多觀眾看著眼熟,可能還是有不少人反應不過來,再提示一下,《幸福到萬家》里的王慶來,想起來了嗎?
明明同一個人,觀眾卻差點沒認出來,唐曾的演技真的做到了千人千面,塑造的角色各有千秋。
從老實、懦弱的王慶來,到《人生之路》里的馬栓,唐曾游刃有余,準確地抓住了不同人物的核心,塑造得有血有肉。
劇中預考看榜是唐曾演技的高光時刻,持續(xù)的情緒爆發(fā)難度很高。
之前馬栓在巧珍二姨家吃粉時就有些情緒低落,似乎能感受到他對自己的信心不大。
當考試榜單貼出來,馬栓終于崩潰了,坐在土地上嚎啕大哭,手與褲子上都是灰土,他一遍遍念叨著自己復讀三年,考成這樣,咋對得起爸媽。
相信參加過高考的朋友一定對這段戲感同身受。
唐曾在這一場里的演技,足以封神了,不少觀眾本來奔著陳曉和李沁看劇,沒想到卻被唐曾給圈粉了。
這就是一個好演員對待角色的態(tài)度,哪怕戲份不多,只有短短的鏡頭,他依然會全力以赴。
看了《人生之路》,你們認出來劇中的唐曾嗎?
大家覺得哪些演員演得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