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1、 新制度主義分析范式已經(jīng)變成超越單一學科,遍及經(jīng)濟學、政治學、社會學乃至整個社會科學的分析路徑。豪爾和泰勒認為,在政治科學中就至少有三種不同的新制度主義,即“歷史制度主義、理性選擇制度主義和社會學制度主義”。[3]美國學者彼特斯也概括出了新制度主義分析范式的各種流派:規(guī)范制度主義、理性選擇制度主義、歷史制度主義、經(jīng)驗制度主義、社會學制度主義、利益代表制度主義和國際制度主義。這些不同學科、不同流派的制度研究共同建構了新制度主義的理論體系。其中,影響較大的是社會學制度主義、理性選擇制度主義、歷史制度主義和規(guī)范制度主義。
2、 20世紀70、80年代,西方社會科學領域“重新發(fā)現(xiàn)”了制度分析在解釋現(xiàn)實問題中的地位和作用,進而形成了新制度主義分析范式。
3、 制度一直是政治學的主要研究對象,但是,在20世紀50、60年代,受科學主義思潮和反理性思潮的影響,傳統(tǒng)政治學開始向現(xiàn)代政治學轉變。行為主義逐漸成為政治學的主流理論。制度被排除在主流政治學研究視野之外。